近來,船舶裝貨要求高速化,另外從運輸方便以及大量裝運的角度出發,趨向于大力推行采用貨船深艙的散裝方式。
對于貨船以及不具備油艙洗艙機的小型油輪來說,油艙清洗采用先通入蒸汽,然后使用移動軟管進行清洗的原始方式。而且,貨船與小型柴油機油輪的鍋爐容量較小,與海水僅有一層外板相隔,船艙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蒸汽,因此不容易洗凈。
利用深艙運輸散裝油脂時,各輪船公司都盡量指定船只裝運同一品種油類,不言而喻,有時也會變更裝貨,檢修時需要清洗,即便裝運同一種貨物,從防銹觀點出發也須噴涂涂層,從而在裝貨前要經常洗艙,在航行中或停泊期間需要少數船覓進行洗艙,因此問題很多。
(1)利用銅噴嘴清洗機的清洗。
貨船深艙和不具備洗艙機的小型油輪的油艙,很早就設想實現洗艙機械化,最先著手研究的是舊三菱海運公司,大約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由該公司的坂卷文平在1965年《航海》雜志第十九期上發表的就是銅噴嘴清洗機。
這種裝置的水壓、水溫比油輪洗艙機低得多,因此原則上需要同時使用清洗劑。因清洗劑的性質不同,在噴射器內部及輸送管內,與海水反應生成大量的水垢,影響清洗機的工作性能,因此重要的是正確選擇清洗劑。清洗劑的用量,對洗滌性差的牛油、豬油和蠟狀油脂類為0.5%,對椰子油、大豆油,糠油等植物油類以及涂料油之類的礦物油在0.4%以下就夠了。
(2、)動物油等黏性油的清洗。
直接使用脫脂性粉劑時,按照下列順序清洗:
①殘油清除。艙內通入蒸汽、使壁溫達40~60Y,放置3~5h,集中溶化脫落下來的油從艙內排出。
②粉劑的涂刷。將洗艙所需20%?30%的清洗劑,均勻地涂刷在油艙內壁與頂棚上。必要時可架設簡單的腳手架。
③艙底通入粉劑溶液,添加清洗劑。將剩下的粉劑溶解后通入艙內,直至淹沒加熱盤管(約20~30cm)為止,使加熱盤管逆向進氣以提高水溫。
④通入蒸汽。上述操作完成后,關閉入孔,往艙內吹入蒸汽,和加熱盤管加熱。使艙內溫度維持在60?.70乞,通入蒸汽4~6h。
⑤清洗。打開人孔,待艙內溫度降到可以操作時,用消防水管沖洗艙壁與艙頂,然后保持艙底水位適當,同時清洗艙底與加熱管周圍。
⑥排水。排水完畢,進行檢查,然后對未洗凈的地方進行補洗,即洗艙結束。
使用堿性清洗劑時,操作順序同上。在上甲板上應準備一個貯罐,用堿性粉劑配制成大約50乞的溫水溶液。備用貯量相當于洗艙所需粉劑的30%以上,盡可能使濃度高些。維持清洗劑的溫度在50Y,利用上甲板的落差,用膠管小心噴在艙壁和艙頂上。
另外還有一種用泵噴射清洗劑的方法。它是在Im,水里溶解l~2kg清洗劑,加熱成40乞左右的溫洗滌液,然后用泵,保持噴射壓力在2?3kg/cm2,反復噴在艙壁上,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