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消泡劑的作用機理至今還沒有統一的認識,根據前人所提出的消泡劑機理,大致有以下幾種:
具有概括性的消泡機理
典型的具有概括性的消泡機理是Robinson消泡機理和羅斯假說。其中Robinson機理是羅斯假說的基礎,它主要強調了消泡劑破壞泡沫的排液和Marangoni效應實現消泡;羅斯假設是在消泡劑顆粒為非可溶小滴物質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實際上有的消泡劑產生消泡作用是在溶解狀態下進行的,所以羅斯假說的消泡機理并不全面。
聚硅氧烷消泡劑的作用機理
具有代表性的聚硅氧烷消泡機理主要有“架橋-鋪展”機理、“架橋-脫濕”機理、“鋪展-液體夾帶”機理等。“架橋-鋪展”機理主要從“聚硅氧烷自身張力比較低,容易在液膜上鋪展”這一基本點出發,它強調的是消泡劑液滴易變形,但是這種理論不能解釋單獨的聚硅氧烷與聚硅氧烷和固體離子混合物作為消泡劑時之間的消泡差異。“架橋-脫濕”機理主要是從聚硅氧烷自身具有疏水性的角度出發,但對于粘度很大的聚硅氧烷的消泡作用就不能很好的解釋。“鋪展-液體夾帶”機理尚不能被證實,因為有些事實表明聚硅氧烷有時候并沒有在泡膜表面鋪展,可是同樣可以破泡。
疏水固體顆粒的消泡機理
疏水性的固體顆粒在泡沫體系中,首先會吸引表面活性劑的疏水端,使得疏水性的固體顆粒變為親水性的,從而降低了泡膜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促使泡沫破裂。這種消泡機理不能解釋其它消泡劑的作用機理,過于片面。 [4] 還有些泡沫破裂的原因是消泡劑擴展作用產生的沖擊、使表面活性劑被增溶破泡、電解質瓦解液膜表面雙電層的破泡等。 從以上這些消泡機理可以看出,每種消泡劑對不同的泡沫體系,其作用的側重點不同,但都是通過破壞泡沫的穩定因素實現消泡。
聚醚改性硅油的消泡機理
對聚醚改性硅油作為消泡劑的消泡過程解釋,最為完備的消泡機理有:“橋連-拉伸”機理、“橋連-排濕”機理兩種。
“橋連—拉伸”機理:消泡劑的表面張力遠遠低于液膜的表面張力,消泡劑的液滴得以在液膜表面持續鋪展、深入,泡沫局部液膜繼續變薄,最終形成油在水中間的橋連,油相、水相的表面張力相差甚遠,油相在周圍水相不斷地牽引下,拉長變薄,形變超過一定范圍后,液膜被破壞,導致泡沫破裂。
“橋連—排濕”機理:向起泡液中加入固體疏水顆粒消泡劑后,消泡劑立即在泡沫體系中分布開來,疏水顆粒固定在泡沫液膜表面,當固體顆粒與液膜之間具有足夠的疏水角,固體顆粒與周圍的液膜有著相反接觸面,成為周圍液膜之間的橋連,最終能穿破泡沫液膜,進入到泡沫中去。
“橋連—拉伸”機理基于硅油獨特的低表面張力極易鋪展的特點,指出消泡劑液滴能夠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但該機理難以說明硅膏與純硅油區別;“橋連—排濕”機理基于硅油的親油性,能夠說明低粘度聚醚改性硅油的作用原理。因此,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劑具備消泡的三個特點:首先基本上不溶于起泡液(溶解的多半有助泡作用);其次表面張力要低于起泡液;最后能迅速地分散在起泡液中。只有溶解性小而分散性大的物質,才能成為破泡及抑泡能力較好的消泡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分散性,做到抑泡、破泡雙管齊下。
美國膠體化學家羅斯(Ross,S. )曾經明確地說過:沒有任何一種消泡機理能涵蓋所有的消泡現象,各式各樣、紛繁錯雜的消泡劑,可以對應著多種消泡機理。